close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旺報【記者李怡芸╱台北專訪】

什麼味道承載著鄉愁飄洋過海而來,又在台灣傳承出新的文化習俗?對於從小在內壢自立新村長大的龔詠汽車對保涵而言,這個味道即是酒釀。龔詠涵如今高齡90的父親因為思鄉而開啟的酒釀滋味,由本省籍的妻子做為傳承人,如今這「家鄉味」的味蕾,已傳至第三代。

自立甜酒釀第二代接班人龔詠涵,憶及童年時父親就開始在家自製酒釀,各式家鄉菜都做得有模有樣的父親,卻總是無法重現家鄉的酒釀味,而母親,婚前不但沒吃過,連聽都沒聽過「酒釀」,但母親仍記得先生首次做酒釀時,那一鍋「蓋棉被的飯」最後只變成了發霉飯。

回湖北老家 取得酒麴

龔詠涵的母親第一次吃到的不成功酒釀還帶著餿水味,她沒有卻步,為了先生的思鄉情,她也幫著在眷村裡四處詢問製作酒釀的「撇步」。夫妻倆直到返鄉探親,從湖北老家取得了酒麴,才終於找到了那份債務清償家鄉味。

民間二胎金主因為好酒麴做出了好酒釀,龔詠涵的父親在63歲時才開始經營酒釀生意,為了保溫讓酒釀有效發酵,習慣看完晚間7點半的新聞就睡覺的龔老先生,總要特別寫字條貼在家中四處,提醒自己半夜醒來時看顧酒釀。

龔詠涵的母親對這「家鄉味」雖不是從小吃到大,卻以極敏感的味蕾記住了這個味道,擔綱起品管的任務,成品只要有任何一丁點酸味都會被她淘汰。龔詠涵的女兒,從小吃「外婆的酒釀」長大,如今她的舌頭也傳承了外婆對這一家鄉味的堅持。

龔家小小的酒釀攤在村子裡,像是小型的情報交換中心,每家都有自己的獨門食譜和對酒釀的「鄉愁味」。龔詠涵指出:「北方人喜歡酒味重,南方人喜歡甜而酒味淡,雲南人則喜歡帶點酸味。最有意思的是原住民喜歡酸味重一點的酒釀,說是比較像小米酒,有媽媽的味道。」

夏天吃酒釀 冬病夏醫

除了大江南北的口味在台灣匯集,台灣多半在冬天吃酒釀的習慣,也和龔詠涵湖北老家截然不同。她指出,在父親的記憶裡,湖北老家除了冬至、元宵節吃酒釀,其實盛行在夏天吃酒釀,尤其端午節時更是要吃酒釀配上油條和子,以今日養生保健眼光看來,夏天吃酒釀倒是符合冬病夏醫的概念。

儘管自2013年底因為鄰居燃放沖天炮造成龔家的酒釀小屋失火,至今仍在養環境而停售酒釀,但龔詠涵一面出書《酒娘心,從眷村幸福酒釀開始》分享酒釀養生食譜,一面仍努力在未來以「自立」之名維持這眷村滋味,她說:「『自立』兩字既是眷村精神,也是對下一代自強不息的期勉。」


0022935751B5D251
arrow
arrow

    b11pj7vb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